铭文沫狂欢还0泡再起风暴能持久续多
最近朋友圈又被BRC-20刷屏了。说实话,自从Ordinal协议问世以来,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掀起铭文热潮了。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不禁想起2021年NFT疯涨时的场景,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。 想象一下比特币区块链就像一本公开的记账本,以前只能记录转账信息。但2021年Taproot升级后,这本账本突然具备了"写日记"的功能——不仅可以记录交易,还能存储文字、图片等各种内容。这就是铭文资产的技术基础。 简单来说,铭文资产就是在比特币账本上"刻字"而成的数字资产。它们可以是同质化的代币(比如BRC-20),也可以是非同质化的NFT(比如去年火爆的Bitcoin Frogs)。有趣的是,虽然都是区块链资产,但这套玩法与以太坊上依靠智能合约发币的模式完全不同。 说实话,看着Ordi、Sats这些BRC-20代币的价格曲线,让我想起了2017年ICO泡沫时的场景。不过这次的玩法确实有些不同: 1. 名字要够"币圈":要么蹭比特币文化(Ordi、Sats),要么是可爱的动物(Rats之类)。这让我想起2021年狗狗币带动的动物园行情。 2. 要有原创性:不能是简单复制其他项目的meme,必须有自己的"人设"。 3. 社群运营要疯狂:需要几个自带流量的KOL,社群成员要足够狂热。 4. 筹码要分散:大户不能太多,尤其是那些只囤币不做事的"巨鲸"。 但说实话,这些标准说着容易做着难。我见过太多项目开始热闹非凡,结果两周后就无人问津。毕竟圈内风向变得比川剧变脸还快。 支持者们最爱强调三点优势: 1. 公平发行:不像VC项目有内部价,所有人都得在二级市场买。 2. 简单安全:没有智能合约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,也就不会被黑客攻击。 3. 丰富比特币生态:给矿工创造了可观的手续费收入。 但这些说法在我看来都有点牵强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,我更愿意把BRC-20看作是一种新型的赌场筹码。它们确实创造了惊人的财富效应,但本质上还是零和游戏——交易所和项目方在不断抽水,大多数散户最终都会成为买单的人。 让我们说点实在的。BRC-20的火爆不是因为技术创新,而是因为它满足了人性最基本的赌性。就像大家都知道去澳门赌场大概率会输钱,但还是忍不住要去试试手气。 所谓的"公平发行"优势也很值得玩味。以太坊上的meme币比如Shib、Pepe同样没有VC,早期参与者同样能以极低价格入场。关键区别在于BRC-20利用了比特币的"金字招牌",给这场投机游戏披上了一层技术外衣。 看着现在BRC-20的热度,我不禁想起2021年NFT狂潮时的场景。当时人人都说"这次不一样",结果呢?大多数项目现在连交易量都没有了。BRC-20最终是会像NFT一样经历大洗牌,还是会开创出新的范式?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。 话说回来,作为一个见过太多泡沫的老人,我的建议是:如果你要参与这场游戏,一定要记住——最先离场的人赚得最多。毕竟在这个市场上,最重要的不是你赚了多少,而是最终能把利润带走多少。什么是铭文资产?
BRC-20何以成为"当红炸子鸡"?
BRC-20的价值争议
泡沫背后的真相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比特币逼近2.7万大关,但这些币种涨得更猛!
- 山寨币盈利真相:哪些赛道正在闷声发财?
- 金融科技巨头的新战场:当Coinbase遇上Robinhood
- 比特币生死时刻:2017年那段让你心跳加速的区块链内战
- Web3的微信梦:ParaX如何让区块链变得像刷朋友圈一样简单?
- 加密货币市场暗流涌动:空头与多头的生死博弈
- 投机狂欢背后的真相:区块链如何重塑金融格局
- 稳定币公链的野心:一场传统金融体系的掘墓运动
- NEAR基金会迎来重大人事变动:为什么这次交接如此特别?
- 历史轮回:从股票到加密货币,401(k)养老金的新冒险
- Bitmine股价坐上过山车:华尔街新宠背后的隐忧
- 2032年的加密世界: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造梦的能力?
- Web3游戏创业指南:在寒冬中寻找破局之道
- 2025年8月:加密货币市场的惊魂72小时
- 比特币真的要崩盘?机构减持背后藏着这些猫腻
- 艺术收藏迎来奶茶价时代:鲸探让数字艺术品飞入寻常百姓家
- 马斯克的心灵炼狱:一个亿万富翁的自我折磨与商业哲学
- 市场见顶信号:当降息预期遇上机构玩家的博弈
- Strategy的金融魔术:如何用资本结构撬动比特币盛宴
- 以太坊高位震荡背后:狂欢中的隐忧与机会
- 搜索
-